一、 基础操作技术(入门必备)
这是操作挖机的“语法”,必须做到精准、熟练。
平稳操控:
告别“大油门”和“猛操作”:学会用柔和、连贯的动作操作手柄,实现铲斗、斗杆、动臂、回转的平稳运动,避免动作突兀、冲击设备,也让作业面更整洁。
“微操作”能力:在完成精细任务(如挂绳子、轻微整平)时,能精准控制手柄的行程,实现毫米级的精细动作。
找平技术:
眼力与手感结合: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术之一。通过观察铲斗齿尖与目标标高的关系,配合三个手柄的复合动作,将地面挖平。
技巧:通常采用斗杆回收为主,动臂提升为辅的方式,通过铲斗的刮削动作来找平。
刷坡技术:
塑造斜面:用于沟渠、路基的斜坡修整。
技巧:关键是控制好挖机的站位和沟坡的坡度。通过回转和动臂、斗杆的配合,使铲斗齿尖沿预定的斜线运动,修整出平整光滑的坡面。这需要极强的空间感。
装车技术:
高效与安全:目标是快速、均匀地将土石方装入卡车,且不砸伤车辆。
技巧:讲究“先装前,再装后,最后装中间”,让物料均匀分布。卸料时,铲斗应适当放低,轻抖手腕,让物料滑落而非倾倒,减少冲击和粉尘。
二、 进阶应用技术(高手标志)
这些技术能体现师傅的作业规划和应变能力。
高效破碎:
“撬”而非“砸”:使用破碎锤(炮头)时,关键在于让钎杆垂直顶住混凝土或岩石的受力点,利用挖机的压力使其产生裂纹,再寻找裂缝进行撬裂。严禁让钎杆始终在空中“砸”向目标,这样效率低且伤设备。
“打一点,撬一片”:找准关键点破碎,然后利用裂缝扩大战果。
精准吊装:
安全第一:挖机不是起重机,但常被用于辅助吊装。必须确保:
吊装物重量在挖机能力范围内。
钢丝绳或吊带挂在铲斗齿根,而非齿尖。
动作极其缓慢平稳,全程由专人指挥,严禁在人员上方回转或移动。
上下平板车:
胆大心细:这是检验驾驶员心理素质和技术稳定性的试金石。
技巧:调整好爬梯角度,全程使用微操作,履带与爬梯对齐,缓慢匀速上行/下行,在坡顶和坡底时尤其要慢,防止设备倾覆。
特殊地质作业:
沼泽、淤泥地:使用湿地履带板,采用“浅挖、慢走、多铺路”的策略,防止下陷。
坚硬岩石层:避免直接用铲斗硬撬,先用破碎锤松动,再挖掘。
三、 高阶意识与习惯(大师境界)
技术之上,是决定职业高度的意识和习惯。
作业前规划:
“磨刀不误砍柴工”:开工前,花几分钟观察工地环境,规划好挖机行进路线、土方堆放位置、装车顺序等,能极大提升全天效率。
工况与机具匹配:
懂得根据不同任务更换和使用不同的属具,如挖斗、破碎锤、松土器、液压钳等,并能调整最佳工作压力和流量。
油耗控制:
高手能通过减少无用动作、避免发动机空载大油门等方式,在保证效率的同时显著降低油耗。
基础检查与保养能力:
会进行每日开工前的绕机检查(检查机油、水、液压油、履带松紧、有无漏油等)。
会自己打黄油,并知道每个润滑点的位置和重要性。
能通过听声音、看动作、闻气味,初步判断设备是否存在异常(如异响、动作缓慢、焦糊味)。
四、 安全红线(不可逾越)
所有技术都建立在安全之上。
确认作业环境:特别是地下管线(燃气、电缆)和空中电线,必须提前确认或采用人工探明。
保持安全距离:与边坡、坑洞边缘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,防止塌方。
严禁违法操作:严禁用挖机当做交通工具载人,严禁在斜坡上横向行驶。
收车安全:将挖机停放在安全区域,铲斗、铲斗油缸完全收回触地,熄火拔钥匙。
关注我们